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为何朱元璋一大家子都与文官合不来?

2023-08-24 16:58:28

1644年3月,崇祯继位的第17年,这个时候的大明甚至无法用风雨飘摇来形容,完全称得上是“风中烛,雨里灯”,只剩最后一口气吊着。

而北京城外,李自成的大军正在攻城,崇祯召集满朝文武上殿,共商退贼之法,然而那些平时满腹经纶的大臣们,除了面面相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崇祯失望至极,他压抑着心中的愤怒,以手沾茶,在面前的御案上写了一行字,随即亮给身边的心腹大太监,然后随手拂掉。这句话后来被传了出来,写的是:文臣个个当杀。

崇祯算是大明中晚期皇帝中,对文臣最为友好的了,他亲手扳倒大太监魏忠贤,解开了文臣脖子上的镣铐,然而,在帝国落幕的前夕,他终于对历代皇帝一直防范的文官集团有了清醒认识,这才写下了这句充满杀气的话。

确实,从朱元璋创建大明以来,文官集团虽然一直受到重用,但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却无论如何都算不上“融洽”。

那么二百多年来,为何老朱这一大家子,就是与文臣集团合不来呢?

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明朝皇帝与文臣之间的不和,归根结底就四个字——权力之争。

一、野蛮生长的文官集团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半文盲,出身底层的他一直有着朴素的人才观点:像自己这样会打仗的不一定会治国,只有读过书的知识人才是治国人才。

而且在这种观点的背后,还有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作为支撑:汉、唐的灭亡就是由于地方军事首脑掌握了政权,形成了藩镇之乱。

因此,朱元璋对武官涉政十分谨慎,包括开国武勋功臣,地位确实很高,但在对朝堂的掌握却严重受限,这给了文官充分的发展空间。

在老朱一朝,虽然他废除了文官最高权力职位——丞相制度,但其设立的六部制和科举制度,成为文官壮大的两根柱石:足够大的治国平台和足够多的人才来源。

朱元璋从来不忧心文官会夺他的权,作为开国皇帝,他清楚地知道,只有军事威胁才是真正威胁。因此,在他手中,形成了大明王朝两百多年“重文抑武”的执政方针,武官被逐渐排挤出朝廷权力中心,文官占据了优势地位。

其实这种倾向并不是没有机会改变,可惜的是明成祖朱棣是靠军事政变上位,他对军队有足够的掌握,而对于文臣,则只能通过安抚优待,来获取支持。

而他的继位者朱高炽,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文皇帝”,对儒家思想十分推崇,文官群体在他手上,已经发展到足以与皇权对抗,明朝文臣们追求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一目标,似乎已经达成了。

可以说,自朱高炽之后,明朝皇帝几乎已经没有办法改变文臣坐大的局面,而文臣集团或者说读书人集团,也没有满足于“共治”,他们有着更高的目标,那就是按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形象来要求皇帝,“共治天下”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最好是皇帝“拱垂而治”。

不过在这个时候,其实皇帝手上还有一张平衡牌,那就是在朱元璋时期和朱棣时期形成的“勋贵集团”。他们虽然不掌握朝廷,但把住了军权,这也是帝王平衡之术的体现——毕竟皇帝扶持文臣集团,本意就是为了压制勋贵,而并非真的与文臣们亲密无间。

权力就这么大,你多掌握一点,我就少掌握一点,双方之间的权力之争,虽然在明朝前期还只是“让渡”阶段,但皇帝与文臣的矛盾,已经埋下了种子。

二、被压制的皇权

明朝前期,由于皇帝为文官势力留下了足够的成长空间,皇权(皇帝)、朝权(文官集团)和军权(勋贵集团)三方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不过在这种平衡中,勋贵们只能算一个“添头”,已经沦为皇帝与文臣博弈的一个工具,实际上没有实力成为独大的一家。

不过脆弱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特别是当皇帝自己“作死”时。1449年,朱祁镇雄心勃勃地御驾亲征,要一扫蒙古威胁,重现祖上荣光。

可惜的是,他太过宠信太监王振,虽然他的北伐大军中,带上了几乎所有勋贵精英,但朱祁镇还是将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这个太监。

二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在王振手中被折腾了一路,不仅粮草调配不足,就连沿途遇到大雨,要扎营防护时,都没有充分的准备,战争还没开始,就已经军心不稳。

最搞笑的是,到达大同后,王振因为害怕瓦剌兵锋,竟然下令撤退,在途中又随意改变大军路线,结果遭到瓦剌骑兵突袭,不仅大明精锐损失惨重,就连皇帝也被俘虏。

这一战就是着名的土木堡之变,他对老朱家最大的影响反而不是皇帝被抓,而是损失了硕果仅存的勋贵集团,此战之后,文官集团彻底失去了制衡,已经压过了皇权。

文官集团的掌权不仅体现在朝堂上,还体现在对皇帝的“控制”上。他们提高了对皇帝的要求,要求皇帝“绝玩好”——就是戒掉课余爱好,只能“与臣同乐”——就是和儒家大师在一起品诗为乐。

这谁受得了?特别是从小就受到这种压抑天性的教育,导致明朝除了很多特立独行的皇帝,以养虎豹为乐的正德就是最突出的代表之一。

在文官集团的压制下,皇帝不仅失去了对朝堂的主导权,甚至还失去了对自己个人娱乐的主导权,这种情况下,皇帝和文官集团怎么可能合得来?

失去勋贵集团这个“砝码”后,皇权继续寻找另一个工具来作为皇权与朝权之间的缓冲,这个时候,作为“内臣”的宦官进入了皇帝的视线,他们虽然身份特殊,但比起勋贵们又有一有点,就是其荣辱完全取决于皇帝。

因此,历史认为“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宦官专权的起点,其内在原因就是权力失去了平衡,皇帝必须扶持一个新的集团来与文臣进行斗争,那就是宦官集团。

说到这不得不提起朱元璋,他当年为了皇权稳定,不仅定下了“重文抑武”的方针,还同意吸取历史上太监扰乱朝纲的教训,给后人立下一条铁规:宦官不得干预政事,违者斩。

但在皇权的稳固面前,显然祖训不那么重要,宦官集团这一产物依然在明朝出现了,而且与文官集团最初的发展一样,在皇帝与文臣的冲突中,迅速发展起来。

三、皇权与文官的激烈斗争

其实宦官势力在明朝一直没有断绝,作为皇帝的“家奴”,可以说是最亲信的力量,东厂、西厂、内厂均是其势力的体现,不过在文臣集团的打压中不断反复而已。

而到了皇权与朝权从平衡转为博弈后,宦官集团就正式成为能够影响朝堂的一股势力,而有趣的是,如果皇权占了上风,必然会出现让后世痛骂的权宦,而一旦文臣们占了上风,则会有流芳百世的名臣。

正德皇帝是明朝中期留下最多故事的皇帝,他从小就无法忍受儒家臣子们对他行为的规范和要求,继位后更是展现出强烈的“叛逆心”,建“豹房”、抢民女,更让文官受不了的是御驾亲征。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皇帝离京成为明朝的一个禁忌,然而正德却先后两次率军出征,一南一北,让文官集团无可奈何。

有一次为了阻止正德“南巡”的想法,一百多名文臣在宫外劝谏,结果引发了大明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庭杖事件,有十几名官员被当场打死,这才让正德放弃。

应该说正德靠着“肆意妄为”和“不守规矩”在与文臣的斗争中占得了上风,而他手中也出现了被称为“八虎”的权宦,特别是大太监刘瑾,更是压得文官们战战兢兢。

而到了万历帝就没这么幸运了,文臣们一心想要把他塑造成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明君,而且最关键的是,万历帝从小就在一个严厉老师的培养下长大,他就是大明最传奇的首辅——张居正。

在这个强硬首辅的压制下,万历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施展的空间,而且他也从心底尊敬自己的老师。

在万历年间,明朝的经济前所未有地发达,乃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不过与此相对的是,万历在发现自己无法掌控朝廷,特别是连立太子都不得不屈服于文臣的意见后,干脆玩起来罢工,在中后期,基本没有上过朝,有事也是通过太监传达。

就这样,明朝在皇权与朝权的博弈中前进,皇帝与文官集团长期处于互相对立却又互相依存的状态,不过在明晚期,作为皇帝工具的宦官集团发展到了一个巅峰,魏忠贤就是最好的代表。

那个时候,大明帝国已经积重难返,或许直到那时,面对满清和国内农民起义的兵锋,皇帝才惊觉,武官和勋贵集团已经被忽视多年,但是悔之晚矣。

直到崇祯,还试图用权力斗争的手段来挽救帝国,他清洗魏忠贤势力,重用文官集团,但大明帝国已经在权力斗争是彻底堕落了,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亡。

朱元璋这一家人与文官们围绕权力博弈了十六代,或许最初,双方都只是为了按自己的想法推动这个帝国前进。

但到了中晚期,这种博弈已经发展成纯粹的权力斗争,甚至老朱家的皇帝为了与朝臣们斗气,在明朝两百七十余年的国祚中,竟有长达一百六十年以不见大臣来表态,简直匪夷所思。

皇帝与文臣们的这种“合不来”,最终没有任何胜利者,他们都成了大明帝国的陪葬品,最后只得到后人的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