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92年陕西出土一古墓,盗墓贼嫌寒酸没动,专家却挖出225件国宝

2023-07-29 16:59:46

文|哈哈

编辑|翩然

1992年陕西挖出来一个最寒酸的古墓,此墓外表看来仅有3平方米。

别说文物了,连装饰都非常的简单,盗墓贼都懒得对它下手。

但正是这样一个寒酸的墓,专家却从中挖出来225件国宝文物。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座墓又有着怎样的来头?

地下文化看陕西

有句俗话说的好:地下文化看陕西。

这句话一点没错,陕西省的省会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自然少不了王公贵族和文臣武将在去世后于此处安葬。

因为毕竟在古代,交通条件并不是非常便利,再加上中国传统观念入土为安的一系列讲究。

所以在去世后,一般不会将尸体再带回到某地去安置。

而且十分注重墓葬文化的古人,在在世的时候,就会提前安顿好自己的后事,提前找好陵墓,提前完成兴修墓葬等一系列事宜等等。

因此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省拥有全世界都望尘莫及的陵墓群。

那么大家就不禁产生了疑惑,为什么古代那么多朝代都要将西安作为首都?

其一,是因为西安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西安处于黄河中游,是华北、西北、西南和中南几大地区的交界处,在此处定都,有利于统治者统治管理全国。

再加上西北地区的边疆压力,综合来看,相较于其他地区,四边环山绕水的西安更为安全。

其二,是因为西安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西安是一个绝佳的安身之处,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十分讲究风水。

按风水学的一句俗语来讲,西安就是典型的“前有照后有靠”。

“前有照”是说环绕西安的水,“后有靠”是说西安背后的秦岭。

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很好的满足了古人对于陵墓枕山面水的需求。

为了满足对陵墓选址的要求,所以古代各朝代都乐于将西安作为首都。

其三,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土地优渥,百姓富饶,农业发展快,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国都的粮食需求,补充日常供给。

其四,西安处于关中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的关键位置,这对于统治者加强统治,以及出行都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自然可以理解为什么古代会有13个朝代选择定都于此。

当然,以上提到的原因仅仅是几个方面,并不够全面,但是我们已经可以明白西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

因此,在陕西,大量已发掘的和还未被发掘的陵墓,向我们展现了我国在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璀璨的文明。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设计最完善的秦始皇兵马俑、秦东陵、杜陵、明秦王墓等都出自于陕西。

然而,今天要提到的并不是这些盛名在外的墓葬,而是一个穷酸到让盗墓贼都不屑一顾的墓葬。

施工意外发现古墓

在西安施工,发现墓葬并不在少数,所以施工队在施工的时候,一般会让工作人员格外小心。

1992年,某名工人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宝鸡市益门村的工作地,收到指令,要在该村子里修建一个工厂。

由于是一个急活,因此调动的工人还比较多,分派完任务之后,大家都去干自己的活了。

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大家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着自己的工作,想要早点完工回家。

突然,一名施工的工人大喊:“快来人啊,这里好像是一个古墓!”

在场的人纷纷围了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想要探究这到底是不是个古墓。

负责人见情况不对,连忙向上级打了报告,知道施工可能发现一座古墓后,上级部门非常重视,于是以最快的速度联系了考古人员。

在收到消息后,考古人员马不停蹄地赶来,在通过考量现场情况之后,考古专家们很快就对下一步部署规划做出了调整。

在简单的处理完上层的浮土之后,考古专家认定此处确确实实有一个古墓。

而且根据外形和周边的土壤情况来看,这座古墓应该还是汉代的。

这个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十分激动,大家对于这座年代久远的墓葬更是给予了非常高的期待值。

于是考古专家加快了勘察的速度,很快就将古墓的外层清理出来了。

看着这个最外面的面积并不小的古墓,大家都十分期待,从这个古墓中,能够取出什么样的文物。

于是考古学家更加小心翼翼的继续开采,让所有人都大失所望的是,当开采到内部时,他们发现这个古墓竟然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文物。

就连陪葬品都少得可怜,更不必说能够发现什么珍贵的文物,就连整座古墓内部的装修和配置都十分普通。

这就意味着这个古墓的研究的价值并不大,这个发现给在场的所有人当头浇了一盆凉水。

但是秉持着专业负责的态度,考古人员还是以最严苛的态度完成了这座研究价值不大的古墓的后续清理工作。

在后续工作完成之后,所有人都准备打道回府,结束这沧桑的一天的时候,一位考古人员竟然发现了这座古墓的“大秘密”!

古墓竟然深藏秘密

就在大家都陆续离开的时候,最后负责收尾工作的考古人员突然发现了这座古墓的不同之处,他大喊:“大家等一下,快过来看!”

已经满心失望的工作人员们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秘密,以为收尾工作有什么难题,于是都停下来,向那个工作人员围了过去。

将所有人都留了下来,但是这个考古人员却一言不发。

不知道究竟什么情况的众人,都满脸疑惑,终于,一个考古人员忍不住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他说道:“大家看看这个墓结构有没有哪里不对?”

大家倒是想看看这个小小的古墓能整出什么幺蛾子,于是盯着这个古墓看它有什么稀奇之处。

这一观察不要紧,没想到却观察出这座古墓竟然是一座墓中墓。

因为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为了不劳而获,去盗窃别人的墓葬。

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墓葬,我国古人使用墓中墓的这种墓葬结构,借以迷惑外人。

因此,在发现这一秘密后,考古人员就带着激动的心情抓紧时间继续挖了下去。

此时,在场的所有人脑海里,想象的一定是庞大的墓里面有着无数的文物宝藏,大家带着满心的希望,以满心的热情继续挖。

不曾想,当把墓中墓挖出来的时候,比上一次的失望还失望,因为这个墓中墓仅仅只有3平方米。

这与在陕西已经发现的其他墓葬相比太过于寒碜,因此在场很多人都失望极了,在场的很多人都停止了手头的工作。

其中一名专家直言不讳地表示这样的墓葬规模,盗墓贼见了都得摇摇头。但是还有一小部分人不信邪,他们还在继续挖着。

突然,墓室一块封土突然掉落,引起了一名考古人员的注意。

在墓室里面,封土其实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很多墓室都常用这种结构,这也是对墓葬的一种保护形式,然而这个发现却并不一般。

因为此处墓室的封土竟然用的是朱砂!

这个发现让在场的考古人员又燃起了斗志。

因为在古代,能够用朱砂这种稀有物品的人一定非富即贵,所以可以断定墓主绝不是一个寒碜到只有3平方米的人。

因此所有人又重燃斗志,继续挖了下去,这次最后的成果没有让大家失望!

墓中墓中墓

考古人员在一番费尽心力的挖掘之后,终于挖到了真正的墓葬:

只见一柄闪闪发光的金镶玉古剑,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洗礼过后,仍然锋利无比,考古人员兴奋极了。

因为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性价比和获得感。

单独就说这个宝剑,虽然有些许地方隐隐有生锈的迹象,但是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依旧难以描述。

因此所有人都斗志昂扬,势必要一探这个墓葬后面究竟还有什么宝贝!

因此,大家继续清理整合,在一番挖掘之后,发现这个墓葬中还有很多金银财宝。

比如金器、铜器等等,前前后后共挖掘出225件古物,这个发现让在场所有考古人员都十分震惊的同时,也震动了整个考古界。

大家没想到竟然从这个都不足3平方米的墓室,发现了如此多的具有这么高的研究价值的文物。

但是唯一的遗憾是,考古学家们经过仔细的研究,以及对这些文物的相关历史资料的查阅,依旧没有办法判断墓主人的身份。

但是大家也从这座规模很小的墓葬的发现中获益不少。

在后来记者的采访下,多名参与此次挖掘的考古学家表示一定要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

因为如果这座墓葬不是因为墓葬主人有先见之明,将自己的墓葬藏在了这个简陋的外表之后。

而是像那些注重外在的人一样,将自己的墓葬修得又高又大,墓葬主人很难保证自己的墓葬不会遭到盗墓贼盗窃。

因此,墓葬主人靠自己的大智慧保全了自己的墓葬,也为国家保存了如此珍贵的文物。

让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穿越千年,来到了我们的眼前。

墓葬后续研究以及保护

考古学家在后续一番比对文物,研究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之后,确定了这座墓室并不是汉代时期的,而是春秋战国时代的。

这一定论,又说明了这些文物的研究价值会更高。

因此也让大家更为惊喜。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冶炼技术刚刚有所发展,所以这批出土的金属陪葬品的价值更是珍贵。

更不必说这批出土的器具还十分精美华丽。

更难得的是,这也从侧面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他们巧夺天工的技艺。

非常值得庆幸,这座墓中墓中墓,由于其墓主的先见之明,避免了盗墓贼对墓葬内的文物进行窃取。

保护了文物,给我们现在留下了百余件民族瑰宝,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历史资料,更加全面地了解春秋战国时期。

因此,这也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警醒,我们从小就一定要树立保护文物的观念,绝不应该破坏文物,或者产生将文物占为己有的观念。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是必须要予以遏制的。

因为只有国民都坚持保护文物的观念,才能让文物重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从而增加我国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软实力。

当然,保护文物国家的力量必不可少。

相较于发现墓葬的那个时代,在相关政策惩罚力度的加强和相关部门的打击力度更加严厉之下,现在盗墓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

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完全遏制了。

因此,为了避免盗墓者对文物产生更多的破坏,需要我们公民和国家共同出力。

我们要一起将这种不法行为尽可能杜绝,让越来越多的文物能够再现在我们面前。

而经过后续的一番处理,这个墓的修复工作已完成,而且能够与我们相见的文物已经尽可能展览了出来。

让我们也能够看看这个小小的墓葬里面究竟出土了怎样的文物,进一步延续了这批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同时,该古墓的发现也更加论证了西安“十三朝古都”之称。

再一次刷新了我们对于西安的认知,也给世界人民展现了一个文化软实力十分强悍的中国。

当然,这批文物并不只是中国文化宝库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因此也有很多外国朋友远道而来,只为一睹中国文化的芳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