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邓颖超宣布了结论:“朱道来”确系革命烈士霍步青遗孤无疑。

2023-03-26 17:05:04

矛盾上交中组部

“事实”和预想越来越远,赵尚志十分苦恼。朱月倩将奶妈所有的来信以及她给奶妈寄钱寄物的收据都保存完好,其中一封是朱盛苔写的:“刚解放时不少人来找孩子,有人说小青是朱总司令的……我说不行,他是朱月倩的……”

朱月倩还向所有了解实情的老首长、老上级、老战友、乡亲们发函。回信基本一致,即她确实在瑞金红色医院生下一子,并托付一户群众收养。

其中包括邓小平1952年9月的亲笔回信:“信中所说在瑞金生一个小孩的事是真的,可以加以证明……”

这封信也转交到赵尚志的手中。

赵尚志束手无策,只好请中央组织部出面解决。于是,奶妈、“朱道来”由赵尚志带领,上了北京。

中组部尊重事实的定论

中组部委托邓颖超召开座谈会,请来了许多了解内情的老同志。邓颖超还特地请毛泽东派秘书参加,毛不想卷入“争儿风波”,他通过周恩来表态:“我没有和人家争孩子。”并未派秘书参加。

在京期间,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以及曾碧琦、钱希均等不少领导来看望这个引起争执的“朱道来”,同他谈心,关心他的成长。

座谈会开了三天,邓颖超宣布了结论:“朱道来”确系革命烈士霍步青遗孤无疑。邓妈妈对孩子说:“我和总理同你爸爸在一起工作多年,你的神态和你爸爸很象,你该弄清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当然也不要忘记养育过你的养父养母。你长这么大,不容易啊。”

尽管有了中组部的结论,但霍小青并未返回南京生母身边。这是因为上海、南京相距很近,为使孩子安心学习,中组部决定将孩子留在北京就读,由中组部副部长帅孟奇照顾霍小青的日常生活。

帅孟奇派专人前往上海和南京,同两位母亲交换了意见,做了细致的工作。“争儿风波”至此平息。

霍小青的美梦和变化

霍小青留京,在北师大南二附中(即101中学)读书。许多革命先辈、先烈的子弟在这里就读,小青刻苦学习,期终考试平均每门功课在80分以上。

小青与生母朱月倩、贺子珍“妈妈”、奶妈黄月英均保持着联系,随时向她们汇报分享欢乐,也希望她们能分担委屈与烦恼。三位母亲给他寄衣服、食品和零花钱。到第三年,他的零用钱已达每月七八十元,相当18级干部工资水准,成了班上的“富翁”。人们发现,霍小青憨厚的乡村气息渐渐褪去,他会花、肯花,气派十足。

1956年的一天,江西的王××给他寄来一封信,信中装有一份群众联合签名的证明,认定“朱道来”就是贺子珍的儿子。他多么希望这是真的,根据王××的建议,他改名“贺雄”。

帅妈妈因为改名之事很生气,当即以组织的名义给校长王逸芝挂了电话,简述了霍小青的身世,并严肃表示未经中组部的批准,霍小青不得随意改名。

朱月倩得知小青改名换姓来到北京。周恩来、邓颖超设家宴招待,周恩来对朱月倩说:霍小青就是霍小青,任何人都没有权力改霍小青的名字。

朱月倩去看儿子,儿子有意回避,她发现儿子和自己有了距离。

霍小青的迷途

小青无法摆脱“当毛主席儿子”的诱惑,曾坦言:“我是知道自己是霍步青和朱月倩的孩子,但总觉得当一个烈士的儿子不如当主席的儿子赫赫有名。”美梦扰乱了他的心,学习再无引力,旷课、交女朋友,成绩直线下降以至留级。

1957年,霍小青因在北京公共汽车上耍流氓被判处劳教二年,遣送到黑龙江新凯湖农场劳动,期满后留场工作。1966年初,中组部为照顾朱月倩的生活,将霍小青调回南京,安排在南京工艺装备厂当工人。尽管如此,但母子之间已经有了深深的裂痕。

“文革”爆发,昔日迷梦又在霍小青脑际盘旋。他常常用手掌将头发向后一抹,问伙伴们:“你们看看我象谁?”然后又问:“象不象毛主席?”他对朱月倩由不满、怨恨发展到仇恨,竟冲进母亲的住处贴大字报,语言之刻毒,难以想见是儿子针对生身母亲。

霍小青死于肝癌

命运无情。当霍小青重浮美梦的时候,癌细胞悄悄侵入他的肝脏,1971年11月发现时已是“肝癌晚期”。12月,终因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8岁。

后来,提及霍小青,孤独一身的朱月倩老人黯然神伤。她说,小青当初有那么好的条件和机会,又有那么多关心他成长的“妈妈”们、叔叔、伯伯、阿姨们,可他不知好歹,不求上进……老人说:“我的第一撮白头发就是为小青急出来的。”
让历史保持真实
如果说当年妈妈黄月英违心说假话(经邓颖超批评后又回归真相),江西某些人热衷搞什么“群众签名证明”,是迎合某种现实,那么直到近年还有人炮制颠倒事实真相的文章,就令人难以理解了。

朱月倩老人说:“在子女问题上,我和贺子珍有相同的不幸,我们也就有相同的要求。我和她有同样的作为一个母亲的权力。虽然在实际上,小青已不在我的身边,甚至后来犯错误劳教去了,再说他后来和我的感情也不好,可我还是要说,他是我的孩子。”

老人又说:“历史就是历史,试图为了某种历史而改变另一种历史,这是错误的。现在小青已经过世,他的一生也无多少值得我夸赞的,留念的,但他仍是我的儿子。这是历史真实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