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意大利传教士的书,揭露康熙荒淫的另一面 ,他否称得上千古一帝?

2023-03-18 17:05:02

在清朝时期,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位君王?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康熙,他不仅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也是争议颇多的一位君王。

但要说起千古一帝,大家公认的可能只有秦始皇嬴政了。清朝时期,一共有十二位皇帝,如果非要选择一位你觉得最英明的君王,应该是康熙无疑了吧,毕竟他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八岁登基,十四岁生擒鳌拜,后来平定三藩,剿灭葛尔丹,外加收回台湾。这些都是他的丰功伟绩,也为清朝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他在人们的眼中相对于其他君王而言,无疑是评价最好的一个,甚至就连百家讲坛中的一个学者都十分崇拜他,觉得千年一帝,首推康熙。

康熙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享年61岁,从那些丰功伟绩来看,康熙年轻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然怎么会十四岁就敢与比自己大好几倍的鳌拜所抗衡还赢了,可见他胆识过人,之后更是平三藩、灭葛尔丹收台湾,可见其手段凌厉,果断干脆。

之后在位期间更是勤勉政务,造福百姓。无论是在用人方面,还是行为方面,都是一位不可挑剔的好皇上,不仅年少有为,还勤政爱民,一心为国家着想。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评价极好的皇上,甚至被称为千年一帝,为什么有一位意大利人的书里,记录的却不是这样的呢?反而是揭露了他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

书里讲了康熙不仅特别哎捉弄人,而且还荒唐的一面,最主要的就是他和那些嫔妃们的事,如果一个人真的好,那不应该是克制自己,懂得什么好什么坏,更不用说皇上了,更加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但康熙似乎有所隐瞒,不然历史上为什么有很少康熙与后宫嫔妃的那些个事。

但有一个外国人,将这些事情记录了下来,并书写了一本书,和我们看到的康熙完全就是两个人,可以说康熙的两面性吧,毕竟不论是神人或鬼,都是有两面性的,一面代表着阳光善良,一面代表着黑暗邪恶。往往人在一瞬间的决定取决于人内心的两个小人的打架,一边在说着不可以,一边在说着不可以,直到最后,光明战胜邪恶,那么你将获得新生,如果邪恶战胜光明,那么就将坠入无尽的黑暗。

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不同的,也是并不完美的一个人,人生下来就是一张空白纸,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涂鸦,无论对错都是你人生的选择,是你需要走的路,但还有一句,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与佛家的苦海无涯,回头是岸都有走错了不要紧,只要你肯回头,就还有机会。

那么像康熙这样的,在我国有高度的评价,却在一本意大利书上,却那么荒诞,简直匪夷所思,接下来就让我了解一下康熙,这个“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康熙

康熙本名爱新觉罗·玄烨,他在电视剧中其实有很多个版本,但在这些版本里,他饰演出来的效果都是比较勤政爱民的,没有负面影响的表现,可见康熙在我国大多数眼中是比较不错的一位皇帝。

然而他的事迹确实是推动了清朝的发展,想想一个八岁的皇帝,就要担起国家的的重任,虽然孝庄太后在幕后替她处理朝务,但康熙也不是吃素的,凭借才智多谋拿下鳌拜,从此掌握朝政,实施一些改革措施,的确使清朝的发展变的繁荣起来。

扫乱党、平三藩、大一统、改制度、谋民利等都是康熙在位时做出的广大成就,期间的努力不能视而不见,反而需要称赞。

扫乱党。康熙十四岁的时候,把以鳌拜为首的一些奸臣统统除掉之后,并且废除了辅政制度,改为所有的政务将由康熙自己批改,不经过他手,一个国家治理起来的文件简直能够堆满房间,而康熙坚持自己批改,可见这其中的艰辛,基本上每时每刻都在奏章。

平三藩,大一统。康熙在剿灭鳌拜的势力过后,让众人看到了他的能力,所有人都不敢再小瞧这位年轻的皇帝,而且在此期间还获得了民心,加强了最高统治的权力,也为接下来的平定三藩和统一奠定了基础,虽然期间看起来有些许仓促,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一样,但最后确实是实现了统一。

改制度。主要就是关于税制方面,对于那些不合理的税赋,康熙对此进行改革,不断替百姓着想,减少农民负担,同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以保证政策下达能够真正实施到农民身上,毕竟这些税赋与百姓息息相关,在此类政策执行后,康熙在百姓心中更加是一个好皇上,并且深受百姓的爱戴。

谋民利。在我国古代,看中的是农业的发展,对于农商的观念一直都是重农业轻商业的思想,但是到了康熙时期,他决定农业与商业共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商人的政策,还要求官员不得出面干扰商贾,甚至是不让官员做生意,有可能考虑到如果官员做生意的话,这官官相护,容易抢夺百姓的福利,更容易养出贪官吧,果不其然,就是为了防止官员贪污受贿,以权谋私。

而我们上面讲到的都是康熙的丰功伟绩,其重点都是在他的治国成绩,就单单这些而言,康熙确实是一位好皇帝,足智多谋,勤政爱民,杀伐果断,都是形容在朝堂上康熙的丰功伟绩。

但是除了这些,他的一生中纳了很多美女,其中他的嫔妃就有65位,当时推行满汉一家,于是后宫里的女人几乎一半多都是汉女子,并且对于康熙而言,无论是满族人还是汉族人,只要是漂亮的他都喜欢。

康熙一生活了69岁,算是清朝皇帝中活的最久的,他执政61年,子女却有55个,而最小的孩子出生在康熙63岁的时候,可见康熙在风流方面,一直到晚年都在努力,能力真是强大啊,我们所见的正史中一般不会写皇帝的风流韵事,也就没人知道,平常听到的也只是他有多么伟大或者他干了什么大事,但有一个意大利人,写下来关于康熙那些荒淫的风流韵事。

意大利传教士的书

记录康熙不为人知一面的那个意大利人就是马国贤,他出生在那不勒斯南部的爱波里小镇,本来家里挺富有的,父亲更是一位中产阶级的医生,在他十九岁那年,他决定要传播福音,于是来到我国,在此之前,他接受了教宗的两项特权,一个是因罪死亡前特赦权,一个是传送耶稣降福十字架念珠。

后来他辗转反侧,到达台湾,正好赶上康熙在位,于是皇上将他邀请到宫中,担任画家,专门为皇室画像,但他不仅会画画,还会雕塑,与喜爱这些文学的康熙不谋而合,因此,马国贤很受康熙的喜欢,直到康熙死后,马国贤才回到母国,并写下了《清宫廷十三年回忆》一书。

听名字就知道,这里面写的都是康熙在位时期的宫廷事件,有赞扬康熙的,也有不利与康熙的,并且这本书已经成为了研究康熙晚年生活的主要材料之一。自从马国贤深受康熙的赏识后,不仅让其担任宫廷画师,还走到哪里都将他带上,加上西方传教者都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那就是走到那里,就会拿上笔把这些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统称为异国风俗。因此可以说马国贤记录的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有关于康熙的日常生活的。

如果不看这本书,可能我们还被历史上的那种简单的话语,以及一笔带过的语言扰乱,而不能更深层次的研究古代皇帝的历史,可见现在存有的那些清史极有可能是被删减过的,其实真实上是存在偏差或者疑惑的。

那么现在有了意大利传教士的这本书,我们就可以更深层次的观察康熙的样子,首先,在我们看来,康熙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甚至在一些电视剧中,基本上都是往好皇帝的方面去演,但在马国贤的书中,康熙的行为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有点震惊。

比如马国贤经常陪伴康熙到避暑山庄游玩,当时的他自然是不能观看皇帝与妃子的嬉闹,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时康熙与一群女人在湖对岸的别墅里,康熙如同高高在上的神,坐在那宝座上,低头兴致勃勃的观看者他的游戏。

只见有几名太监分别站在康熙身边,面前站着好几个容貌绝美的姑娘,他们不安的站在太阳地下,却又不敢露出丝毫不满,不过那微颤的身躯还是表达了她的害怕,突然,康熙拿起那些仿造的蛇鼠虫蚁,直接扔到了那些女人的中间,吓的她们花容失色,连忙跛着小脚东窜西逃,而康熙却在那宝贵的座椅上捧腹大笑,丝毫不在意底下人的看法。

而且有的时候,康熙想要摘树上的果子,本该是一旁的太监们去动手服务主子,但康熙却让那些娇生惯养的嫔妃去爬树摘果子,于是不敢惹怒康熙的嫔妃只得迈着小步去摘果子,只是这样还不算完,在康熙的催促下,嫔妃只能争先恐后的去摘那些果子,场面顿时一片混乱,偏偏没有人觉得好笑,只有康熙在那里开怀大笑,好像看别人这样,自己就非常开心,于是在康熙去世前,无乱是哪里,只要康熙在的地方,总会有很多折腾人的法子,以及他那开怀的笑声。

这样的场景,充分展现了康熙荒淫的一面,完全不再是一个好皇帝该有的形象,也违背了祖宗的组训和目的。但是马国贤的书里写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在当时看来,马国贤深受康熙的重视,不仅可以自由出入后宫,还时刻跟随在康熙身边,那么他的所见所闻定是有一定依据的,在他的回忆录里,大体上与其他书对比,写的是抹黑康熙的,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写,有没有可能康熙是真的存在这些虚伪荒淫的一面。

真亦假时假亦真。真真假假谁能说的清,信不信只是在于个人,但我想如此行径怎么会出现在一个皇帝身上,虽然他年轻时确实是勤政爱民,造福百姓,但最终还是没经历住权力的考验,做出了一些令人无法接受的地方,在古代层级严重分明,女人的地位地下,但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康熙晚年的那种行径简直让人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