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赵匡胤的仁与德

2022-11-24 17:05:05

燕云十六州恐怕是赵匡胤心里一辈子的遗憾,虽然在那个“轻佻,不可以君天下”的端王手中部分收回,可那时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短暂美梦,之后更是丢掉半壁江山,失去这片北方的沃土与屏障,对赵宋是致命的。


而说起这个遗憾,还得从礼乐崩坏炼狱近百年的五代十国说起。

唐末,中央政权衰落,手握财政军大权的节度使纷纷做大,其中朱温自立后梁,清算大唐皇室,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


其后唐晋汉周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不乏有柴荣、李嗣源这样试图重构文明的友好君主,但更多的还是为一己私欲不顾一切的武夫谗臣, 赵匡胤的五十年便是五代到宋朝的五十年,亦是从混乱走向秩序的五十年。

历史研究学者金纲以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时公元927年为切入点,彼时正值后唐李嗣源继承三代余烈,军威正盛时。

赵匡胤生于禁军军官门户,传说有异香经月不散,真天生异象也好,后人附会也罢,对金纲而言,这些都是“故实”的一部分。

所谓“ 故实”与“故事”的区别,也是本书考究历史的着重点,相比故事,故实更为贴合“史料”这一概念,无论正史野史,其反映的都是经历者与记录者们的境遇与思想,如同世人愿意相信“香孩儿”,不在于天命所归,更多的是人心向背。

了解那份社会的俗情与亲历者的思想,才能读懂历史,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历史学家黄仁宇也有“大历史观”的说法。如果说历史学是一座大厦,那么每一份“故实”都是建筑其的必要材料,材料不加以利用,成为不了大厦,研究历史便是搬运材料的过程,这也是作者所说“重新思想”,解构“故实”的逻辑所在。

那么回到这本书,或者说几百个故实当中,从“香孩儿”到“太祖之死”,赵匡胤的五十年与宋朝的建成史并不能画等号,从“历史就是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赵匡胤的前三十年,虽然逐鹿中原与他并无太大瓜葛,但过往的发生很难说没有对年轻的老赵产生影响。

后唐李嗣源节俭,后周郭威体恤民情,柴荣事必躬亲,赵匡胤成长岁月里所历君主似乎都有着难得的人格魅力,而郭威时期,大臣魏仁浦的宅心仁厚对老赵也有着极为特殊的引导作用。

后来的赵匡胤不滥杀、不迂腐、施仁政、肯致力于实际的明君模样,都可以从这些历史中窥见一二。

当然,前半段的故事,赵匡胤还远不是主角,都说乱世出英豪,抛开石敬瑭、桑维翰这种不君不臣的小人,五代十国里亦不缺少智者与勇将闪闪发光——全节之士张宪、横吉契丹铁鹞子的符彦卿、五朝元老褒贬参半的冯道、不止于清谈的韩熙载、写出《平边策》的王朴。


五代十国更迭频繁的缘由也就在于此,似乎每一个留下名字的人都曾有过高光,似乎每一位手握雄兵的君王都有可能问鼎中原,无奈何,朝纲不存、礼乐崩坏,单纯的一时之勇或急智不足以扶大厦于将倾,所以他们都如经历雨打风吹去的野草闲花转瞬即逝。

只有赵匡胤在积蓄力量,他似乎感受到,想要政权稳固仅仅靠辉煌一时是不够的。

金纲在数个故实中都提到“ 权反在下”一词,这四字取自清人赵翼所写“王铮不纲,权反在下,下凌上替。”

王权失去责任与威望,导致权利集中在下,这也是以节度使发家的五代十国无法久长的源头,此期间下层尝到了谋反红利,反之更让阴谋拥戴层出不穷。

一百年的惯性成就了赵匡胤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但此时的老赵却不想再步前人后尘。


他做了两件事,一是“ 逆取顺守”,虽谋得皇位,但对柴家后人礼待有加,同时约法三章禁止士卒劫掠,在动不动就掀桌子的五代,遵循游戏规则的老赵是个另类,书中作者注言:“这是难得的富有“天下目标”的气象所在……试图构建并推演一个文明邦国。”

二是 保护民生,重文抑武,任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是大宋的幸事,君臣间的相得益彰也是中华两千年封建历史中的极少数,而“抑武”经过两宋百年积弱的结果来看,很难不让后人诟病,但在老赵上位初期,这种行为毫无疑问保护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以仁爱治国,坚持从简、赈灾、法治,结合“香孩儿”传说的民间流行不难看出天下归心的真实面貌。

但抑武并不代表不用兵,大宋之所以能了结唐后百年乱局,依旧需要战事作为根基。

《赵匡胤时间》的第三部分便将目光聚焦在了军事层面,征潞州、平扬州、收江南、破契丹,老赵完成了北宋统一的大半任务,但更重要的在于,他以“不加农田之赋”为基础,实行“封桩库”,从民生出发,为国家将来做出长久打算。

对于此,史学家们争论不一,毕竟大宋的心腹之患永远悬于头顶,德政、仁政适合守成,不利于进取,但以作者金纲的眼光来看,北境之于大宋的威胁很难以武力所解决,赵光义也证明了这一点,老赵的聚财同样是一种手段,不能单从成功与否做出判断,天下纷乱太久,身为局内人的赵匡胤不肯再用刀兵也是情理之中。我想这也符合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道理吧。

回顾赵匡胤的一生,有过威震三军的勇猛时刻,也有过取而代之的“黑点”,有过君臣相交的和气,也有过杯酒释兵权的无情,仁君也好,枭雄也罢,后人通过故实读前人,褒贬自然各随心意,评价当然也难有公允一说。

这也是金纲始终秉承的观点所在,“ 重新思想”就是让读者对于历史能够有自我判断的能力,于作者本人而言,宋太祖是个盛德之人,他完成了儒家读书人的毕生追求:

“立德”谓:创新垂法,博施济众;

“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

“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足可不朽。


对我来说,如果代入进斗升小民的身份中,在封建王朝里选一处值得依靠的,生于赵家兄弟手下的大宋恐怕算得上挺好的归宿吧。


如果说大秦之于中国历史的记忆在于奠基,汉唐在于强盛的话,宋朝留个世人最多的便是“文化”的印象了。

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冗官体系的背后,是读书人以前不曾出现,未来也不会再有的绝高地位,量变产生质变的结果便是,唐宋八大家宋朝占其六、程朱理学盛行、诗词小说流入寻常百姓家,无论是《清明上河图》,还是《东京梦华录》中所展现的,无一例外都是市井的繁盛与社会的热闹。


这样的热闹是从赵匡胤开始的,书上说“ 五代之际,中国历史是一个模样,大宋之后,中国历史是另一个模样。”


也许永远都会有人为不曾大一统的赵宋而叹息,同样会有人为重文抑武的“弱宋”而不甘,可宋之文化自赵匡胤起所反映的兴盛是真实的,秉承的道义是真实的, 宋人的忠,汉人的孝,共同构建起了我们中华民族基本的信条与准则。

穿过那郎朗的读书声,穿过那阵阵的叫卖声,穿过那百肆杂陈,穿过那车水马龙, 赵匡胤就站在历史的拐点处,前方是群雄割据,心中是河清海晏,未来必定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