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518岁,是“武汉桥梁的活化石”,你看过了吗?

2022-10-23 17:05:06

北洋桥,位列”武汉七大古建筑”之一

最近,我们一直在讲汉口的桥,就有读者朋友忍不住呢,给我们留言说,你不能厚此薄彼,也要讲讲武昌的桥啊,大家放心哈,我们选题有是也要求的,那就是但凡有一定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对武汉的地名塑成方面有一定影响的地名桥,我们都会讲到的。所以,如果您知道一些有意思的桥,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哈?

再说了,武汉三镇,自古一体,都一样重要,不分彼此哈。

静卧于东湖港上的“北洋桥”,如长虹饮涧

那么今天呢,我们就来聊聊武昌的古桥。上次我们提到了武汉原样保存至今的7座古建筑,也就是所谓的“四塔二桥一牌坊”,这其中的“二桥”,就是我们前面已经讲到的保寿硚,再就是我们今天要讲到的北洋桥。
赵州桥,为什么能屹立1400年不倒?

有人说,北洋桥是武汉的赵州桥?那赵州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为什么能够千年如新呢?

赵州桥建于隋朝年间,也就是公元600年左右,建造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历史了,由着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赵州桥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1200多年。

领先欧洲1200多年的河北赵州桥

有专家分析,像赵州桥这样的”敞肩式“式设计,有很多好处。在我们的国桥梁史上也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

所谓“敞肩”,就是在大桥拱跨两端的“肩部”,砌几个小的桥洞,这不仅增加了桥梁的美观性,节省了建筑材料,还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有数据表明,这样的设计至少可以减轻15.3%的桥身重量;同时,这样的设计,还能增加洪水的通过量,减轻了洪水对桥梁的冲击压力。因此,按这样结构设计的桥梁就非常结实牢固。

正因为北洋桥也采用了与赵州桥相似的工艺,因此特别结实,距今已经整整518年了,可能是武汉市现存最早的古桥,称得上是桥梁的活化石。

成为武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北洋桥

1000多两白银和400石大米,说捐就捐了

北洋桥位于洪山区和平街的东湖港之上,桥下是东湖通往长江的水道。古时候,这里是一个渡口,名叫白洋渡,是安徽、江西等地客商来武昌的必经之路,久而久之,就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繁华的集镇。

古时的白洋渡是江西客商往来武昌的必经要道

北洋桥始建于唐朝时期,最早是一座竹木桥,每次涨水的时候 ,桥身就会被大水冲毁,但作为交通要道,又不能没有桥,因此这里就是,屡毁屡建。

据《江夏县志》记载,明朝弘治甲子年,也就是公元1504年,有一个叫周玺的官员路过这里,看到有200多人等一只小舟的场景,深受触动,于是就说服他的好友陈延英,一起捐了1000多两白银和400石大米,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石桥。

今天的世界,还能看到200多人挤船过河的苦难场景

石桥建成之后,需要命名。因为所在的渡口叫白洋渡,石桥便因此取名为“白洋桥”,后来讹传为北洋桥。当然,这种讹传可能也和武汉话中的“白”、“北”,傻傻分不清楚,多少有点关系吧。
民国年间有重修,还立有修桥石碑记

据《洪山区地名志》记载,桥东北端有明万历年间所立“楚城白杨石桥碑记”,但字迹已经被岁月打磨的非常模糊,已经很难辨认出来了,但这也见证了它的历史久远。

《楚城白杨石桥碑》已字迹模糊难认

还有一块石碑是民国四年(1915年),由武昌乡人纱厂老板李紫云(李凌)利用原有石料重修此桥时所立,上面记载着:“此桥兴自唐代,名曰北洋。明清二季屡建屡圯,行人苦之”的字样。

民国4年重修的时所立的碑记

现今也有很多像李凌一样的乡绅(当然现在叫做企业家),也在为了这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你认为武汉真的只有7座原样保存至今的古建筑了吗?你觉得赵州桥的工艺真的是独一无二,领先世界的吗?你觉得北洋桥称得上是武汉的赵州桥吗?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留言区讨论。如果你还知道武汉有什么古桥,也欢迎告诉我们噢。

有人说,北洋桥这么一座桥,为什么保存了几百年还在呢?只是纯粹是因为他的建筑工艺好吗?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下次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