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一个军团被志愿军干掉,番号都没了,韩军却罕见地诚实了一回

2022-10-08 17:05:11

在韩国军方撰写的《韩国战争史》中,对于朝鲜战争的论述有一个非常耐人寻味之处。

总体上来看,凡是涉及韩军与中朝军队交战的内容,韩国人总是本着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夸大中朝军队的失利,吹嘘韩军的威武善战,却对他们的败绩进行极力掩饰。

但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1951年5月的县里之战,韩军罕见地诚实了一回,承认他们的一个军团完败于中国军队之手,最后连番号都取消了。

这支中国军队就是由名将张翼翔指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

1951年5月16日,张翼翔率部一举突破昭阳江之后,又迅速推进至五马峙一线,与朝鲜人民军第五军团形成合围之势,将韩军第三师、第九师围堵在了县里地区。

第三师师长金钟五准将、第九师师长崔锡准将慌忙向韩军第三军团司令部紧急求援。

军团长刘载兴少将虽然不甘任由县里这个战略要地落入中朝军队之手,但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决定让被围的两个师迅速向南撤退。

不过极其尴尬的是,军团长刘载兴作为韩军的高级将领,却根本没有决定权,凡涉及大的军事行动必须得到美军的批准。也就是说,他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也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

而美军考虑的是,如果韩军的两个师一撤,那么自己的侧翼就会暴露在中国军队面前,会对美军形成极大威胁。抱着“宁可死道友,不可死贫道”的想法,美军指挥部毫不犹豫地告诉刘载兴:“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韩军第三师、第九师都不许撤退半步!”

第二天刘载兴又接到前线告急:韩军第三师设在加里峰的防线已被志愿军第二十军彻底击穿,与此同时,战略要地五马峙也被志愿军第二十军另一部攻克,他们的包围圈正式合拢!

刘载兴惊得半天合不上嘴——五马峙可是他心目中的第三军团最后一道屏障,志愿军突破昭阳江之后,怎么可能只用了三四个小时,就在地形不熟、补给不足的情况下,长驱直入60多里,一口气夺取了五马峙呢!

可怕!太可怕了!中国人将“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的势头简直无可遏制!

刘载兴虽然担心手下的两个师被灭掉,自己就成了“光杆司令”,但他不敢不听美国“干爹”的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第三师、第九师自生自灭。

可是金钟五和崔锡这两个韩军的师长管不了那么多,逃命要紧!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他们擅自决定从县里向南撤退。

其实对于“撤退”这个词并不准确,因为这两个师既然已经包围了,就根本不可能顺顺当当地撤退,只能突围,而且是拼死突围。

这两个师的师长也不敢贸然突围,他们凑在一起,研究了一下突围的具体方案。双方一番勾心斗角,好不容易才达成了共识:把突破口定在五马峙这个战略要地,当晚即由韩军两个师当中战斗最强的第九师三十团率先发起攻击,第三师各团在侧翼给予掩护,突破志愿军防线后再有序南撤。

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当时情况下最合理的一个突破方案了,至于能打成什么效果,他们心里却根本没底,只能听天由命了。

果不其然,突围行动尚未正式开始就出了乱子。

未等韩军第九师三十团进入指定区域,紧随其后的二十九团却撞上了一支志愿军小部队,他们也没搞清状况就冒冒失失地主动开火,这下就捅出了大娄子。

在后面待命的韩军各团听到枪声大作,误以为这是全线突破的信号,纷纷盲动起来。

这样一来,志愿军二十军迅速察觉到韩军的意图和所在位置,立即用炮火对准目标区域的公路进行轰击。

当炮弹如同雨点一般袭来时,韩军各团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把“有序撤退”的命令抛到了九霄云外,纷纷夺路逃窜。

韩军第三师、第九师师长得知这一情况,肺都气炸了,只得在征求美军顾问的意见后临时改变计划,让各团集结到芳台山附近,先组织环形防御再寻机突围。

韩军通往芳台山的路上确实没有志愿军拦截,但当他们的残部集结到芳台山之后,志愿军迅速追击而至,将包围圈不断压缩,把韩军逼到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

在志愿军第二十军各路部队的追击下,韩军的两个师在芳台山一带建制都被打乱了,完全陷入了混乱不堪的状态。兵找不到官,官叫不拢兵,到处乱哄哄的,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指挥,到处都是散兵游勇在疯狂地吃东西吃。

然而当地的老百姓家中早已被美军、韩军掳掠一空,人口就所剩无几,饿得眼冒金星的韩军士兵找不到东西吃,竟出现了把毒草当野菜吃中毒而死的奇事。

大批韩军士兵走投无路,只能向志愿军缴械投降。

到了5月19日,也就是这两个师“突围”的第三天,他们才在美军的帮助下,勉强把各自的残部收拢起来。经清点,韩军第三师只剩下727人,第九师只剩下1323人。

原本共有23000余人的这两个师,此时仅存2050人,也就是说,他们被志愿军第二十军打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

这被韩军最高指挥部视为奇耻大辱,他们干脆将第三军团解散,将其残部配属给美军第三师。从此以后,韩军第三军团以及第三师、第九师的番号就在韩军编制序列中彻底消失了。

或许是因为番号都打没了这种事实在没法糊弄过去,韩军总算罕见地“诚实”了一回,把这段历史老老实实在记录在《韩国战争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