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食色,性也:浅谈现代军队中的“消费文化”

2020-03-28 18:00:38

近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上的“硬核超市”成为了很多军迷关注的焦点。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样,有人的地方就有着交易,军队也不例外。而军队这种战争时期高压力和高风险的环境与和平时期高度枯燥的生活环境,也使得军队的消费有着独特的文化,并且由于这些特点使得各国军队在某些消费爱好上颇有一致,而某些项目上又因为各国国情而略有特色。而这种消费上文化的引导对于军队的战斗力也因为内容不同而有着或好或坏的影响。

告子认为:食色,性也。同样对于军队,吃喝与女人也曾经是消费的大头,但当进入的近现代,由于军队的战斗力不再是靠个人的勇武而是靠组织和纪律与理想和信念,因此军队的主力消费上只剩下了吃喝可以做文章。而吃喝上,就有一个东西贯穿了古今,那就是酒。

在古代各国军队中,酒作为一种喝几口不但能“暖身子”还能麻醉神经降低战场压力的东西而被各国军人所喜爱。同时,酒易于保存相对不容易变质,可以随时随地来一口的特点也为其能广泛传播而提供了便利——喝一口酒可能不会耽误太多时间,怀里掏出来酒壶偷偷喝一口就行,但是指挥官要是突然想喝茶那可就麻烦大了。

此外酒的影响扩大还与文化有关,由于各国不约而同的将酒作为“男人气概”的一个标志,豪饮似乎成了一个优秀军人的“代表”。而且在朝不保夕的战场上,酒精的麻醉虽然可能误事,但却能让前线士兵可以安定下来和缓解战争中的恐惧和压力。因此在二战时,对酒的态度已经不完全是军人自发的消费问题,有的时候会作为战地奖励,譬如李云龙的地瓜烧。

苏芬战争时斯大林就曾经认为,酒精不但能驱寒,还能让士兵更有忍耐力,也能帮助新兵克服恐惧。因此他将伏特加列为补给必需品并史无前例的做到每人每天都有酒喝“每名士兵每天100克,坦克兵加倍”。而到了对斯大林格勒巷战的守军进行空投补给时,苏军甚至还经常使用宝贵的降落伞来装伏特加。

但同样的,酗酒问题也同样让各级指挥部门头疼,譬如还是之前提到的苏军为例,有不少案例证明喝多的基层指挥官会觉得自己变成了超人,要求部下冒着机枪冲锋从而葬送了自己和部下的小命;而苏军糟糕的后期军纪问题一方面与素质高的人都倒在了斯大林格勒有关,另一方面则是苏军自己都承认的酗酒问题。虽然斯大林在1942年末就意识到问题取消非一线部队的伏特加供应,但已经养成的酒鬼怎幺可能因为命令就恢复正常呢?

而更麻烦的是,由于随着冷战的开始,越来越高精尖的装备被投入使用,而这些装备不仅对使用人员的文化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使用者的反应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在感冒药都要备注“服用后不得从事精密仪器操作”的情况下,各国军队对酒精饮料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但是习惯岂能说改就改?既然喝不到酒,那就喝点别的吧。

在所有的酒类替代品中,最着名的恐怕就是可乐了。可乐这种汽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美军带到了战场,也因此随着美国的军事援助而飘向了世界各地。前面说到,酒精能在军中流行,一方面是由于大家喜欢,一方面是由于储存和饮用都很方便还不易变质。而巧的是,可乐也完美符合这些特点。此外由于美国在战前就已经相对发达,因此很多参军入伍的年轻人都有喝汽水的习惯。

此外汽水并不会像酒精那样麻痹神经,而且现在我们看来的可乐的缺点的多糖在当时甚至是优点——多糖的汽水会让人肥宅化,但是对二战时前线的士兵来说那可就是能量补充。因此可乐在二战中随着美军和美国的援助走向世界时,并没有出现午餐肉那样的毁誉参半的状况,反而上至统帅比如朱可夫元帅下到普通的士兵和平民,都欣然接受并喜欢上了可乐这种独特的饮料。毕竟酒精只是对神经有麻痹,而甜的可是刻在DNA里的爱好。

说完了吃喝那幺自然不能忽视精神文化需求,毕竟自二战后,一个军队的战斗力与其平均学历和素质也是密切相关的。有着较高的精神文化追求的人自然仅仅一日三餐是不能满足的,这时候各国都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法,比较通俗的就是各类体育运动,譬如说足球和篮球。而文雅点的比如苏联人往往会选择找个地方买个手风琴。而这时候,在二战中带动了全球饮料消费热潮的美国人同样也做出了开创——发书。

发的还不是一般的书,这些书特殊在印刷用的纸张大小和质量上。与我们小时候粗制滥造的小人书不同,这些小开本的书籍纸张是特地加厚,印刷质量更好。他们由军队整体出资购买和压价,并且内容上绕开了当时的美国审查制度——没有删减。这就意味着你可以在军队里看到很多别处看不到的。而这些书特殊的尺寸是为了战场和成本做出的妥协,这些军供版图书都有着统一的特点——宽度大于高度,整体尺寸适合塞进口袋,突出书名和作者,美国军方总共订购了约1.2亿本这种特供版图书。而在美军士兵的角度看来,这些书的意义是比冰淇淋和可乐更能让人感到安慰的存在,每次新书的到来都能引起轰动。毕竟冰淇淋夏天吃了就没了,可乐喝了也就快乐了几分钟,而一本书带来的阅读却能让人沉浸很长时间,足以忘却自己是在狭窄的鱼雷铺上还是在太平洋闷热的岛屿上。相比肉体的麻醉,灵魂的栖息在战时对士气的安稳是更强和更持久的。

到了21世纪,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军队的文化消费变得更蓬勃发展。这时候,军队的文化消费则已经从纸质图书进化到了互联网时代和数字时代。而这时期有一种新的消费开始进入了军队的日常——游戏消费。游戏作为新时期的第九艺术,不仅能有效缓解士兵的紧张心理和提供家一样的感觉。譬如前不久叙俄联军接收的美军营地里,就有一台遗留的PS3和XBOX游戏机与《战地3》甚至热门的《彩虹六号:围攻》光盘。

对于美军这样的科技军队而言,主机游戏还是在为未来的特种设备提供操作人才。因为美军已经发现,大多数无人机/车甚至弗吉尼亚核潜艇潜望镜的操作,用最便宜的XBO360手柄就能胜任而且甚至无需多余的培训,因为很多士兵们在入伍前往往就已经是主机游戏高手。

而对我军的消费文化,从建国以来也能显着的看出富有时代的色彩。而对我军消费文化对军队的影响也已经是有关部门开始讨论的话题。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部队消费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小卖部的泡面有啥口味转变成了现在的手机什幺时候可以氪金。国外作为先行者的经验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美军一方面有着极好的战地图书和丰富的文化休闲娱乐措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以美军为戒,严格杜绝军中的黄赌毒,这些对军中风气和纪律甚至军队形象的破坏也是有目共睹的。此外,我军已经成功的颁布了“禁酒令”,这对于强调纪律性的现代军队而言是极大的利好。

但另一方面,如何利用互联网手段,丰富基层和边防哨所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军人是个人,为军队提供更好且适当的物质消费条件和引导精神文化消费,能在潜移默化的完成思想教育的同时,让士兵更有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发挥更好的战斗力。相信边防哨“所通了5G网络”、“连上了超大型网络图书馆”是比“雪水泡面”甚至“为了宣传故意让人吃雪水泡面”更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