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民国脸皮最薄的模范督军,报纸骂他几句,他就自杀谢罪

2019-11-14 04:02:08

民国脸皮最薄的模范督军,报纸骂他几句,他就自杀谢罪

一个省的督军权力很大,能有多少军队?

督军是民国时期一个省的军事最高首脑,是一个省范围内的土皇帝。一个省的军队越多,基本上这个省的督军本钱就越大。

督军,最一开始其实只是监军的意思。三国两晋时期,"都督诸军为上,监诸军次之,督诸军为下。"可见,督军就是都督下面的副手。到了民国时期,督军成了一省军事首脑的正式称谓。

督军一词的出现,主要是袁世凯的贡献。辛亥革命后,各省的"革命者"纷纷自称为都督,如阎锡山为山西都督、程德全为江苏都督、黎元洪为湖北都督等。袁世凯当上总统后,南北议和,实行了军政分开的改革,于是都督的权力分为行政权力和军事权力,掌握行政权力的成为省长,一部分省长还能兼职"某将军督理某省军务"。袁世凯死后,督军成了一省军事长官的主要称呼。

督军的出现,其实代表着民国时期地方军阀化的正式形成。北伐战争后,新军阀上台,督军一词就退出了人们视野。一省首脑除了担任省主席之外,往往还要担任军长、集团军司令、战区司令、绥靖公署主任、绥靖区司令等等职务。其实换汤不换药,督军还是那个督军,只不过名字变了而已。

一省督军通常能有多少军队?一般来说是一万到十万。典型代表就是冯玉祥,1920年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参加直皖战争,打败了陕西督军陈树藩。于是冯玉祥所部扩编为第11师,冯玉祥以师长职务担任督军。1922年,冯玉祥的11师又攻克洛阳,打败了河南督军赵调,冯玉祥有一次以师长职位当了督军。按照民国军队编制,一个师的兵力,就是1万多人。所以,师长抢地盘,常常就能做到督军。

不同的是,张作霖1912年就当了第27师师长,1916年才当了奉天督军。张作霖在奉天督军任上,军队最多时有3个师5个混成旅,总兵力七八万人。凭借这七八万人,张作霖顺利坐上了东三省巡阅使和蒙疆经略使的位置,成了东北王,兵力一直扩大到20万以上。

至于曹锟以直隶督军掌握北洋政府,说明他的军队,也是10万上下。

所以,结论就是,督军的兵力,通常在1万到10万之间。

北有直隶省,江苏省,按理说,这两个督军应该是最有权势的。可是就在直隶督军曹锟花1500万大洋贿选总统前2年,江苏督军李纯,竟然被报纸骂死了!

这又是咋回事呢?

1920年,江苏督军在家里自杀,当时上海的《申报》还发表文章《呜呼李纯督军之模范》,说立春是个模范督军,全国上下的督军都应该向李纯学习。

这一天是12月11日,手下人此后他睡下。可是当凌晨四点多,家人听到枪声,找到李纯时,他已经中枪倒地不起。不久后就死了。李纯死前,他曾看到报纸上骂他的政论,大呼自己活不久了。李纯死后,他的四封遗书证明了死因:

第一封遗书,李纯讲自己"被病魔所害,苦不堪言,两月不能理事,贻误甚多,求愈无期,请假又不获准,误了大局,对江苏产生不利后果,徒唤奈何?"

第二封遗书,李纯讲"和平统一还未见成效,李纯一人死了之后,爱国爱民的夙愿皆空,但求同胞勿事权利,救我将亡国家,则李纯在九泉亦含笑感激。"

后面两封遗书,则是安排自己的遗产,四分之一的遗产捐给南开,小妾都改嫁了。

可是,李纯讲的这几件事,恐怕都不是他自杀的最直接原因。李纯一方面病痛折磨,另一方面也是被舆论围剿。当时李纯的干儿子长文和担任江苏省财政厅厅长,大肆贪污。

对于这件事,江苏的报纸把矛头指向了李纯本人,说他"自李纯督军江苏以来,而吏治财政均有不安之现象",呼吁"江苏人民皆江苏主人,吾江苏人皆行其主人之权力,以对付李

纯,使文和不能履江苏财政厅长之任,使李纯不再侵我吏治"。

李纯因为被媒体批评而自杀,却因为自杀而得到了媒体一致认可,说他是"模范督军",真是民国政界最有趣的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