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在大学里单身,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2020-10-28 17:00:31

近日,中青校媒向全国1028名大学生发起了一项有关“你支持开设恋爱课吗”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88.23%的大学生支持大学开设恋爱课,碾压性的支持态势一度引起热议。

“恋爱课”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就曾开设“婚姻与爱情”选修课,其后郑州师范学院、天津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也都相继开设“爱情心理学”“恋爱学理论与实践”“校园恋爱公开课”“恋爱心理学”等指导大学生恋爱的相关课程。

《同桌的你》剧照

大同小异的课程名称背后,是各校学生相同的热情。

华东师范大学的恋爱课原本设定为84人的课堂,但实际报名一度接近500人;中国矿业大学的恋爱课在该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点击量超过120万次,在线选课的人数累计突破了1万人……

恋爱,能教吗?

恋爱要趁早

为什么恋爱课在大学受到如此追捧?

如果恋爱也有“最佳时机”,那么大学一定是最适合它的阶段。大学生们对恋爱课趋之若鹜,也显然源于对寻找“最合适伴侣”的期待。

如何理解“最佳时机”以及“最合适伴侣”呢?

最佳、最合适等词明示着一种价值判断,也可以说是包含功利目的的。

虽然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恋爱、结婚常常被展现得浪漫,但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情感选择的背后,未必只有单纯的个人喜好和偶像剧中的旖旎、亲密关系。

《何以笙箫默》剧照

有时更像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市场资源交换行为”——为了通过恋爱、结婚来保存乃至增强自身的优势,人们在潜意识中会根据自身的学历、职业、收入等条件挑选伴侣,以便能够保持自身所在的阶层,或向更上层的阶层流动。

这一点不应该受到批评,这是人的自我发展本能所致,也是追寻更好的生活社会性选择的结果。

高考,便是一次无意中最具效果的“分层”方式。

能够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之后,拿到全国总体高考生中差不多“档位”的分数,到同一所大学,意味着大家在学习能力、知识背景上的相似;如果是选择了相同或类似专业的同学,更是叠加了“兴趣爱好一致”的高级加持。

而一旦进入校园以外的社会性“婚姻市场”,“兴趣爱好”这一要素将会被财富、身份、社会地位、庭背景等硬性要求所掩盖,成为配对过程中的奢侈品。

《单身男女》剧照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2000至2008年间结婚的夫妻中,57.7%的夫妻学历都是相同的。在大学,这个被高考“过滤分类”后形成的容器里,确实会更容易找到相对合适的那个人。

除了可以提供匹配度极高的“自由婚姻市场”,大学生活也给了青年男女足够的时间来了解彼此,未来也更容易产生稳定且幸福的婚姻。

在漫长的婚姻关系开始之后,最初作为筛选门槛的学历、收入、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等元素,其重要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稀薄,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的生活细节,比如:生活观念、交流方式、教育理念等。

但这些了解需要时间与深入的相处,无法一键匹配,是那些目的性极强的“高效率”相亲给不了的。

比起日后被KPI、DDL追着跑的“社畜”生活,大学的闲暇时间显然更多,能够给年轻的恋人们充足的时光,从一起上自习、考试开始,了解彼此内心的真实价值观;大学的时光也足够富余,可以让年轻的学生们有机会“试错”,明白自己对情感的真实需要,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婚姻生活。

所以说,恋爱要趁早,大学要恋爱。正如张楚在《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里所唱:

“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

空气里都是情侣的味道,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

大家应该相互微笑,搂搂抱抱。”

恋爱是个“技术活”

如此看来,大学恋爱是最“合适”的:人群最匹配、时间最宽裕、兴趣最相投、感情最真挚……但与这份合适相对的,是大学生们微弱的恋爱能力。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关于“大学最遗憾的事情”,41.3%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谈过一场恋爱。

如开头所述的这项“恋爱课”调查,有28.99%的学生表示“从未恋爱过”,更遑论无数大学生挣扎在糟糕的恋爱关系里,影响着正常的生活与学习节奏。

这就难怪,习惯于从书本、课堂中寻找答案的大学生们,会迫切希望得到一门“技术指导”了。

的确,恋爱是个不太容易的“技术活”,它成功率不高,又足够复杂。

南京大学心理系老师陈昌凯在公开课中曾列出这样一项数据:一个男人在茫茫人海中喜欢上一个女人并鼓起勇气约会她的概率是1/2000;这个女人和男人约会四次后,喜欢上他的概率是1/4;而男人坚持约会同一个女人四次的概率是1/2;相爱的两个人最后结婚的概率是1/3——而目前中国的离婚率大约是1/20。

所以,能够“永结同心”的,算下来似乎只有1/50000。

而包括恋爱关系在内的任何人际关系,都具备“种类多样,规格不齐”的特点,在漫长的亲密关系存续中,了解、关心、相互依赖性、相互一致性、信任和承诺等要素并驾齐驱,缺失了任何一个,都会让亲密程度消解,维持这些要素的良性保持及互动,是持续的课题。

大家对恋爱课的热情高涨,便来源于对提高恋爱“技术”的迫切需求。

恋爱是个“技术活”,但是“技术”而非“技巧”,恋爱课教授的并不是“如何追女生”“写情书的若干要领与格式”,而是以理论的形式告诉大学生们,如何理解交往中对方发出的信号?如何化解误会和矛盾?怎样做才是尊重他人?

《近距离恋爱》剧照

听起来充满噱头的大学恋爱课程,实际上是运用了心理学方法进行的一场“青年婚恋问题跨学科教育”,通过“百货商店”式的知识学习,让年轻的学生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对原生家庭、自我成长经历进行科学反省与探索,从而梳理正确的婚恋观,更好地促进恋爱关系,为未来的婚姻家庭生活做好准备。

这些关于亲密关系的相处法则,同样可以运用到亲情、友谊等不同的关系中。

恋爱课的本质,是呈现人与人的相处,教授的是尊重他人与发现自己的过程,它教授的不是规章式样的如何心动、怎样浪漫、何处告白,而是告诉你何为心动、怎样表达尊重、如何发现爱。

恋爱可以教吗?

从上述维度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缺失的不止恋爱课

在中国矿业大学开设《恋爱心理学》课程的段鑫星老师说,最初有想法开设这门课程的原因之一,是“了解到多起与恋爱出现问题导致的极端恶性事件”。

近年来,包括北大女生因男友PUA行为自杀在内的极端恶性事件频发,让我们不免追问:如果有一门课程能够在糟糕的亲密关系开始前告诉她,恋爱中最重要的不是爱人,而是自己,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那么,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在中国惯常的教育模式里,并没有“爱的教育”的一席之地。

应试教育下,一切向成绩看齐,个人的自由意志培养几近为零。

《匆匆那年》剧照

大学之前,青少年们互相的倾慕被冠名为“早恋”,污名化严重;大学之后,家长们又会即刻要求青年们恋爱、结婚、生子,一刻不得耽搁,仿佛在要求从未下过水的人马上成为游泳健将横渡江河。

还没能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不是他人的附属品,还没能有机会了解自己在恋爱中最需要什么,就被匆匆裹挟进难以挣脱的亲密关系里,直到酿成悲剧。

大学的确是恋爱的最好时机,但恋爱课出现的最好时机,不应该仅仅是在大学里。

任何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平等、尊重、体谅、理解等要素,不是人一出生就可以懂得、一长大就能够纯熟运用的。

我们的确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反复练习、碰壁、缠斗来找到一条与自己性格、成长匹配的婚姻恋爱经营模式,但如果有一套系统、科学的“爱的教育”,如果这套“爱的教育”贯穿一个孩子成长的始终,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能够直到感情的多种可能、亲密关系相处遵循的基本原则,如果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机会接触爱、理解爱,是不是能够少走弯路、少有伤害?

如今,大学恋爱课的风潮涌过,对任课教师提出学科复合考验的同时,更对其“配套设施”提出了要求:基本的情商训练、素质提升要怎样通过日常学习生活展现?“恋爱课”有了,性教育课程是不是也要科学、有效地跟上?

恋爱可以教授,爱的教育也必须进行,但教“爱”要趁早,“爱的学问”也更要配套。

我们缺失的,不仅仅是一堂大学里的恋爱课,还有整个教育链条里关于爱与性的部分、关于自我意志与理性思考的追寻。

从恋爱课开始入手,引起关注和广泛探讨,不失为一个好开始。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尤丹娜